作者|邵平: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聚量集团、聚均科技董事长,平安银行原行长
文章|本文将刊于《中国金融》2020年第8期
新冠疫情对中国及世界宏观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与传统产业生产销售指标断崖式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与“数字经济”概念有关的新兴产业,如数字电商、在线知识付费、在线办公、VR 虚拟游戏等产业,均同比出现了 4~6 倍的爆发式增长。这种冰火两重天的鲜明对比,或预示着我国经济在后疫情时代将迎来“数字经济”的黄金发展期。
3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并不是高层第一次谈到“新基建”,事实上,早在 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基建”的概念就被首次提出,此次政治局会议更是将“新基建”的概念具体细化为七个方面,其中有四个方面与数字经济直接相关,分别是 5G 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另三个领域也有间接关联。可以预测,此次中央高层发声加速新基建建设,正是为我国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坚实的“四梁八柱”基础。所谓“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人类通过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储存和使用,最终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更优、更高效配置,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传统经济形态相比,数字经济的最大特色是“数字”(数据),最大价值是降低社会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数字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要全面成熟,必须建立在人类处理信息的技术能力和手段全面成熟的基础之上。现阶段数字经济迎来的黄金发展期,正是由于以 5G、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科技技术迎来集中爆发期。智慧科技为数字经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据生态”。5G 是高速公路,带来低延时、高传输速度的网络基础;物联网是神经突触,让万物均可产生数据,极大提升数据的总量和维度;区块链是运输保镖,确保真实数据上链后全流程不可篡改;大数据和云计算则是中央厨房,利用海量基础数据为原料,加工生产出可供商用的数字产品和服务,而人工智能则是输出渠道,并拥有自身不断优化和修正的能力。数字经济的本质实际上是各个产业(行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由上述“数据生态”所产生的数据,我们称之为数据 2.0,它真实、多维、可靠、可控、应用场景丰富,是全新的生产资料,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础。这样的数据生产资料,几乎可以与各大产业、各个行业深度结合,可以赋能产业链的各大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销售全过程。我们已经看到例如电商、白酒、快递、家电、物流多个产业(行业)快速行动起来,积极拥抱这种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全新机遇。数字化生产流水线、数字化物流流通系统,数字化产能预测和数字化销售平台,产业数字化正在为传统产业带来全方位的数字化赋能,并实现显著的降本增效。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一个全方位数字化的社会经济形态,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数字金融生态。特别是现代金融体系中专注于服务实体行业(产业)需求的产业金融,更应该顺应实体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与时俱进,用数字化提升金融服务的科技内涵,真正实现对实体产业更好的赋能。我们认为,产业金融在数字经济、智慧科技的大背景下,将迎来产业金融的全新发展阶段:即产业数字金融。改革开放 40 年多以来,我国产业金融发展经历了产业金融 1.0 阶段,即传统银行的公司业务,服务产业链上核心企业;到产业金融 2.0 阶段,即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与核心企业有供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供应链金融形态。当前,我们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产业金融进入了 3.0 阶段:产业数字金融形态。无论是产业金融的 1.0 阶段还是 2.0 阶段,本质上是一种产业链上“中心化”的金融服务方式。金融机构以主体信用的模式,过度依赖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过度看重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确权、增信;只对与核心企业有供需关系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对产业链企业服务的门槛高、服务的范围窄、服务的深度不足。产业链上占 80% 以上的民营中小企业长期处在金融服务难以满足的状态。因此,如何摆脱制约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的这个“中心”,成为产业金融破局之道。所谓产业数字金融,是指在智慧科技的赋能下,实现产业链上一种“去中心化”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产业数字金融最大的特点是金融服务的公平性、普惠性。产业链上中下游所有企业,不论大小、不论是否与核心企业建立了供应关系,均可平等地获得优质的金融服务。这一变化,将极大提升我国产业金融的整体价值,惠及千千万万产业链上的实体企业,为产业链带来充沛的资金和发展活力。产业数字金融要实现上述突破,必须要做好技术上最核心的突破:实现资产的数字化。通过智慧科技手段对企业经营性流动资产(应收应付账款)和经营性固定资产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可控化的改造,形成可被市场各方广泛认可的,有优质底层实体资产做锚的全新“数字资产”形态。这种数字资产区别于以区块链虚拟货币为代表的所谓“数字资产”,要具备三大特点:资产数字透明、价值公允稳定、风险安全可控。过去金融机构正是因为缺乏技术手段,无法实现对实体产业链复杂情况,对企业底层资产情况进行穿透和管控,因此才只能考察企业主体信用,关注抵押担保增信确权。但近几年一些机构出现的供应链金融暴雷事件已经证明,主体信用风控模式并不能有效规避资产风险,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将风控重心回归到对底层资产的控制上,方能有效控制风险,也才能真正摆脱对主体信用模式的过度依赖。资产的数字化对技术要求很高,在互联网时代无法实现,因为数据无法保证客观真实不可篡改,不具备金融属性,在智慧科技赋能下则可全面实现。物联网提供底层资产交易全过程的实时一手数据;区块链确保数据的真实不可篡改,达到金融机构风控的要求;云平台和大数据可形成基于实时一手数据的智能风控预警模型,与银行存量数据的传统风控预警体系互为补充,数据的客观、可视、可控实现了金融机构对资产的可视、可控,这成为了产业数字金融“去中心化”服务的核心技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产业数字金融相比于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都极大丰富。供应链金融由单一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只解决企业部分资金流的需求;产业数字金融则是方案思维,需要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智慧科技赋能,能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效能、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优化企业负债结构,并提供税务筹划、经营发展规划等其他辅助金融服务。
产业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现代金融在服务产业需求端全新的发展方向,是智慧科技成果在金融领域应用空间最广泛、潜在价值最丰富的领域。同时产业数字金融相较于 C 端消费领域的数字化,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更为复杂。从我们已经落地的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实践过程来看,最大的难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观念上的开放,从金融机构熟悉的主体信用,到由技术赋能下更安全的交易信用,监管机构、金融机构自身都还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管法规和内部风控评估标准,尽管平台通过智慧科技赋能,底层资产包已经实现了360度全方位的安全管控,实际风控效果要优于主体信用,但金融机构仍习惯于以企业主体信用模式来评估潜在风险,并对部分主体信用欠佳的民营企业设立了一票否决的准入红线,数字技术难有用武之地。传统金融机构对技术赋能和交易信用逻辑还有一个较为困难的接受过程。我们呼吁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保持更加开放的心态,通过开放沙箱监管、试点局部创新合作等手段,与科技公司平台一起逐步推广和不断完善全新的交易信用风控模式。
二是技术上的完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实体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这对资产和交易过程的数字化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不同技术基础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科技赋能方案,实现对底层资产的全面掌控。我们呼吁企业要有数字化的战略眼光,和科技公司共同努力,企业自身也应该积极拥抱数字化的升级。
三是生态上的互补,产业数字金融一定是一个金融、科技、实体产业多方共建的生态。数字经济、智慧科技时代带来的是不断细分化、专业化的科技发展趋势,任何机构都无法通过自身单一的力量提供产业金融服务。我们呼吁产业金融服务的生态参与方也应该保持“去中心化”的心态,放下身段,摒弃芥蒂,通过彼此互补实现价值共赢。
新冠疫情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及时出台了多项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将在短期内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尽快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长期来看,实体经济,特别是实体产业,仍需不断提升自身数字化的发展水平,拥抱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相信产业数字金融生态,将有效帮助实体企业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